7月30日至8月1日,后勤保障部党委以“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党性教育培训班,副书记梁勇带队赴沂蒙革命老区培训学习参观。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后勤保障部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党(总)支部书记来到沂蒙革命老区,走进这片红色热土,沉浸式学习党的光荣历史,在参观革命旧址、学习英烈事迹中,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筑牢事业发展的“根”与“魂”。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革命根据地是革命战争年代全国持续时间最长的老根据地之一,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舍生忘死、参军参战、奋勇支前,军民共同铸就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本次培训以现场教学、专题教学和分组研讨等教学形式展开。在现场教学环节,参训学员先后参观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抗大碑林、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众日报》创刊地旧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等革命旧址,并在孟良崮烈士陵园英烈亭前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当年的战火硝烟早已逝去,但英烈们信仰如山的壮志豪情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辉。

在专题教学环节,山东省委党校王秋波教授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题,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系统阐释了“深刻领会党中央再次部署的实践要求”“准确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要义”“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等内容。临沂市委党校朱璇副教授以《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为题,以历史为脉络,从沂蒙精神的起源切入,详细阐述了沂蒙根据地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战略地位,深入剖析了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核心特质。

在影音教学环节,参训学员观看了影视教学片《沂蒙六姐妹》《英雄孟良崮》,学唱了《沂蒙小调》《跟着共产党走》等红色歌曲,在沂蒙红嫂纪念馆聆听了红嫂后代讲述《我的母亲李桂芳》。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一曲熟悉优美的旋律,把蒙山沂水间的悲壮历史和感人故事,徐徐展示出来,“识字班”、沂蒙红嫂、“女子火线桥”等支前模范群体用一张张煎饼、一双双鞋垫、一辆辆独轮车,架起了一座座通往胜利的桥梁。在沂蒙根据地长期战斗过的陈毅元帅曾深情地回忆:“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在分组研讨环节,参训学员围绕此次党性教育培训学习心得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内容主要涵盖严密高效的党组织建设经验、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大宣传格局的构建方法、后勤支撑保障的重要内涵。与会学员一致表示,将深刻领悟沂蒙精神的核心要义,切实把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革命情怀,转化为提升高校后勤支撑保障工作质效的强大动力。
后勤保障部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党(总)支部书记等16人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