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大学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后勤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后勤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途径,根据《中共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中纪发〔2011〕42号)和教育部及学校的有关要求,现结合后勤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以腐败易发多发的领域和部位为重点,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积极化解廉政风险的意识,进一步完善覆盖后勤各单位、各科室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查找和堵塞管理漏洞,对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督,逐步形成重点防控、逐级管理、责任到位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三、工作内容 后勤各单位、各科室要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并针对风险点逐一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监督检查、调整修正等环节,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循环管理。 积极向2011年已经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工作的五个单位借鉴学习。力争做到对单位和科室风险点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评定,并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审定。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单位和科室防控措施要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继续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实现良性循环。调整完善后的流程图、风险点、风险等级、防控措施及相关配套制度要在本单位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四、工作步骤 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2年4月12日至2012年5月12日),排查廉政风险点。各单位按照“梳理履职用权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找准廉政风险点(重点环节或岗位)和风险表现形式——组织审定并公示结果”的思路,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查找岗位、科室、单位廉政风险。 1.排查岗位风险:各单位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多种形式,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表现,由所在单位审核验收。 2.排查科室风险:各单位要组织科室对照职责定位,梳理科室业务流程,查找出科室存在的廉政风险及风险表现,由所在单位审核验收。 3.排查单位风险:各单位及其领导班子要结合本单位职能和业务工作,重点梳理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决策“三重一大”事项、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及风险表现,由所在单位党支部审核验收。 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讨论研究,在本单位内进行公示,公示之后,确定本单位的廉政风险点。各单位要认真填写《山东大学各单位、各部门廉政风险点排查表》(见附件2),于2012年5月7日前将纸质和电子文档报送后勤党委,电子邮箱:hqdw@sdu.edu.cn。 后勤党委将汇总有关资料报送学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第二阶段(2012年5月13日至2012年6月30日),制定防控措施。各单位要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和后期处置办法,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各单位要认真填写《山东大学各单位、各部门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表》(见附件3),于2012年6月18日前将纸质和电子文档报送后勤党委。 后勤党委将汇总有关资料报送学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第三阶段(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0月30日),进行监督检查。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学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及后勤党委协调、督促各单位开展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对各单位落实廉政风险防范各项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接受群众就相关问题的来信、来访。检查结果将作为对该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四阶段(2012年1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调整修正,完善程序。根据监督检查的结果,纠正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程序,结合预防腐败的新要求,及时调整风险点和风险防控措施,把风险隐患化解在初始阶段,实现规范工作流程、保护干部的目的。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和调整修改后的《山东大学各单位、各部门廉政风险点排查表》和《山东大学各单位、各部门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表》于2012年12月18日前将纸质和电子文档报送后勤党委。 后勤党委将汇总有关资料报送学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五、工作要求 1.健全机构,完善组织。为切实做好本次工作,后勤成立以后勤党委书记、后勤处处长为组长的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新措施,它将有助于化解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党员干部犯错误机会,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干部的积极作用。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确保思想统一,认识到位。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领导班子要把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与本单位的惩防体系建设有机结合,与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机结合,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班子成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分管单位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4.把握重点,注重实效。各单位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特点,抓住重点部位、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从具体业务工作流程入手,认真查找工作程序、规章制度的缺陷,及时发现潜在的廉政风险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要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细化到权力行使的各个环节,努力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与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各单位、各部门的科学管理水平。
后勤党委 2012年4月16日
附件1: 后勤系统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doc
附件2: 山东大学各单位、各部门廉政风险点排查表.xls
附件3: 山东大学各单位、各部门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表.x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