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山东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在中心校区隆重举行。后勤保障部交通通讯管理服务中心秉持“大服务、大保障、大协同”的工作理念,共出动142台车辆,接送跨校区学生5954名,圆满完成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交通通讯保障任务。


谋定在先,精研方案筑根基。以“底数清、责任明、措施实”为准则,锚定保障重点精准发力。一方面,联合各校区细致摸排乘车需求,分类统计本科生、研究生分布情况,建立“校区-人数-需求”三维台账,确保5954名乘车新生信息无遗漏;另一方面,牵头成立交通保障工作组,明确组长统筹、副组长协调、成员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细化车辆调度、路线规划、现场值守等12项具体任务,形成“方案全覆盖、流程全闭环、责任全链条”的保障框架;提前协调各家通讯运营商,活动期间安排应急通讯保障车辆,优化场地内通讯信号覆盖质量,实时监控网络状况,确保开学典礼现场通讯信号全覆盖、无盲区。



协同聚力,科学调度保运力。面对142台车辆保障需求,中心内挖潜力、外聚合力,多元联动运力保障。对内科学调配13台自有大客车,确保校园日常交通与典礼保障“两不误”;对外深化合作联动,联合济南公交集团等公司精准调配129台社会车辆,实现运力补给“无缝衔接”。同时,针对洪家楼校区乘车人数多、往返需求大的特点,创新采用“循环发车”模式。在6校区各配备备用车辆,构建“主运力+应急补位”的双重保障机制,确保运力充足、响应迅速。



精细施策,优化路线畅通行。中心对各校区行驶路线、发车时点、停车区域进行全流程优化,实现“入校有序、停车规范、离校顺畅”。在时点把控上,根据各校区与中心校区距离差异,精准设定14:30至16:00分段发车时间,避免集中入校造成拥堵;在路线规划上,明确洪家楼校区“进东北门、停体育馆西侧”、趵突泉校区“北门进、南门出”、兴隆山校区“走明德大道、停图书馆南侧”等差异化路线,绘制“校区-路线-停车点”清晰图谱;在现场管理上,在中心校区划分5个专属停车区域,安排专人引导车辆停靠,同步配合党委保卫部在关键路口值守,实现“车辆行有路线、停有区域、导有专人”。



贴心服务,坚守岗位显温度。中心以“服务新生、便利新生”为导向,将“四精”服务融入每个环节。每台保障车辆均张贴校区标识,确保新生“一眼识别、快速乘车”;20余名现场联络人佩戴工牌、坚守岗位,通过电话沟通、现场指引等方式,及时解决车辆调度、路线咨询等问题;发车前主动告知新生“下车点即返程上车点”,返程阶段实行“流水发车、上满即走”,最大限度减少新生等候时间。从车辆调度到现场指引,从路线告知到返程保障,中心工作人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个细节,让新生在往返途中感受到校园的温暖与关怀。
此次交通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是交通通讯管理服务中心践行“两个在哪里”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学校各部门协同联动的有力印证。未来,中心将持续优化校园交通通讯保障机制,以更精细的管理、更优质的服务,为学校大型活动保驾护航,为广大师生打造安全、便捷、温馨的出行体验。